观点集萃 | 卒中与凝血功能障碍论坛
12月11日下午,2021脑血管病北京论坛暨北京脑血管病防治协会年会“卒中与凝血功能障碍论坛”专场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赵性泉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宋海庆教授担任会议主持,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门剑龙教授、解放军总医院邱峰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张拥波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赵性泉教授分别做主题报告,现就报告热点内容进行分享,以飨读者。
血栓形成机制与风险评估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门剑龙教授
血液凝固涉及“一级止血”和“二级止血”两个阶段,其中血流动力学、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系统主要参与“一级止血”,凝血系统、抗凝血系统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主要参与“二级止血”,在生理状态下,这些系统相互制约,维持着动态平衡。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是血浆中最大的可溶性蛋白质分子,高水平vWF与ACS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相关。抗凝药物是血栓防治的基石,其主要机制是通过降低血中凝血因子水平或拮抗因子Ⅱa和(或)Ⅹa以阻止凝血效应放大,缓解高凝状态,避免纤维蛋白栓子形成,而抗凝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有效抑制病理性凝血活化的同时还能维持机体生理性止血能力。门剑龙教授强调合理利用实验室监测手段指导抗凝治疗是巩固疗效、保证患者安全的关键支撑,在rt-PA治疗患者中,阿加曲班不增加症状脑出血风险,能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结局。
聚焦血栓——凝血与脑卒中的再认知
解放军总医院 邱峰教授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往往伴有凝血的异常,包括凝血酶生成的增加,以及纤溶活性的增高,这些异常可能并未在常规的凝血指标中表现出来,因而容易被忽视;伴有房颤的卒中患者采用抗凝治疗的证据较为充分,应基于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相关评分,对患者综合评价后,选择最适的抗凝方案;而在非房颤卒中患者的治疗中,同样存在与凝血异常密切相关的一些棘手问题,例如:溶栓后再闭塞、进展性卒中等等,以往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这与抗凝的安全性有一定关系;北美ARGIS-1研究显示,与单用阿司匹林相比,联合给予阿加曲班没有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或大出血的风险;ARTSS-1研究显示,tPA应用后联合给予阿加曲班可能提高溶栓的再通效果,安全性与以往单用tPA相似。随着新型抗凝疗法安全性的提高,以及临床证据的不断积累,国内外相关指南对抗凝治疗在脑卒中急性期应用的意见也在不断更新,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期待通过更多大规模多中心的RCT研究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抗凝药物在卒中预防中的利与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张拥波教授
抗凝药物种类有很多,注射制剂主要有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制剂;口服制剂如华法林、Xa因子抑制剂、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又被称为新型口服抗凝药。华法林存在治疗窗口窄、且需要频繁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易与多种食物及药物发生相互作用、起效和失效时间相对缓慢等问题,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 药代动力学稳定、可固定剂量使用、无须频繁监测凝血功能、与药物及食物相互作用少、安全性良好,但出血卒中及颅内出血风险高。目前尚无临床普遍开展的评价NOACs抗凝效果的特异性实验室检测方法。对于华法林来说,维生素K1可确切逆转华法林的治疗作用。然而,目前国内尚缺乏效果确切的NOACS拮抗剂或价格昂贵,一旦药物引起严重出血,如何紧急治疗便成为非常棘手的问题。
卒中二级预防进展与争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 赵性泉教授
全球整体来讲,25岁之后终生卒中风险达到了24.9%;全球人群卒中的终生风险,从1990年的22.8%上升至2016年的24.9%, 相对增加了8.9%;全球成年人25岁后终生卒中风险:男性为24.7%,女性为25.1%;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幅度超过出血性脑卒中,分别为12.7%和4.0%。中国的卒中终生风险最高,是全球的1.6倍。及时卒中二级预防至关重要,早期有效的二级预防降低血管事件发生率。研究指出,卒中患者早期服用阿司匹林降低早期卒中复发及严重程度,对疑似TIA或轻型卒中的患者,可立即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而不是一味让患者等待进一步的病情评估。并非所有人都可以从双抗获益,合理使用抗血小板治疗非常重要。卒中急性期血压管理应维持有效、持久、平稳降压效果,密切监测血压变化,根据不同脑卒中类型,制定降压方案。目前证据提示早期积极降压是安全的,其改善患者预后的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超早期(<6h)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亟待进一步研究,急性期血压控制的理想范围,目前尚无统一定论。
Scan to Follow